失衡的飲酒習慣:英國有超過半數以上的父母,讓小孩在家飲酒

由於不同的飲食文化與生活習慣,酒精類飲品在歐洲住民的生活中,相較來說是普遍,門檻也較低的飲食選項。其中英國更是數一數二愛喝出名,就我們曾經在倫敦長期居住過的側面觀察,三四點天沒黑,在所有的bar門口,早就塞滿酒鬼上班族(咦)在狂飲,而這常只是他們的第一攤,就更別提英國遊客了,他們常在其他歐洲國家的航班上,被列為禁止飲酒上機的黑名單,這些現象都可以讓我們了解,英國人到底有多愛喝。

黴菌與風土 – 葡萄酒 柴魚片 乳酪

平常印象中總是醜醜壞壞的霉菌,卻是這三種食品的最大工程,其實早在幾千年前,人們就發現運用發酵技術,可將腐敗的食物置之死地而後生,激發出活跳跳的酵母菌,但當時只認為這是種自然反應,而到如今,我們對於發酵時所發生的種種變化,仍舊所知有限。

越禁止,越珍稀:多卡伊貴腐酒

相較於西歐數個較知名的葡萄酒生產國,位於中歐的匈牙利,即使有著與亞洲歷史更有淵源的突厥血統,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更加陌生神秘。而這也非毫無來由,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上,向來命運多舛的匈牙利,除了曾被鄂圖曼帝國和俄國長年侵略和佔領,也曾為了增進對抗外來侵掠者的能力,與鄰近幾國組過數次同盟聯邦(最著名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散的奧匈帝國)。

拍謝寫在醉酒前!

在晚宴party中喝得醉醺醺而醜態畢露這回事,不只是現代才有(有聽過朋友用走方塊步來形容酒醉的樣子,滿可愛的),在中國唐朝時,敦煌禮儀局備有了「醉後失禮謝書」範本,讓隔天昏沈宿醉的官員抄寫,再寄給晚宴主人,讓醉後的種種失態,做最到位的致歉。